返回首页   >>   元宝山区平庄镇新景村:用一抹志愿红  添一村“新景”

元宝山区平庄镇新景村:用一抹志愿红  添一村“新景”
2025年07月25日 15:50:22 来源:赤峰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赤峰市融媒体中心

在一个老龄化的村落,如何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元宝山区平庄镇新景村瞄准关键,深怀敬老之心,倾注爱老之情,笃行为老之事,找准老龄服务和志愿服务的对接点,串联起乡村振兴和文明实践,用“心”探索老龄乡村志愿服务的新路径。

暖心关怀:用行动绘就欢乐晚年幸福景

“请家中有80周岁以上的老人来领取一份爱心午餐,可让家人代领......”这样的公告夏季的每个月都会出现在新景村民的通知群里,随之而来的是村委会大院传来的饭菜香气。院里,志愿者们的身影穿梭其中,端盆端锅忙得不亦乐乎,柴火铁锅冒着热气,咕嘟咕嘟炖着酸菜大骨头,让人看到就口中生津,村民们端着从家中带来的碗盆在锅边自觉排起了长队,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期待的笑容。“这是干啥呢?老远我就闻着香气了。”村民从远处骑着电瓶车驶来问道,“快来给周姨拿份午餐回去,今天炖的大骨头!”村里的志愿者对80周岁的老人如数家珍,每每活动结束后都要为独居的老人“送饭上门”,保证关怀传达到每一位老人。

暖心,村民们对新景村志愿服务队这样评价。这份暖心不仅体现在热气腾腾的饭菜里,也体现在除旧迎新的春联里,更体现在驱邪避瘟的香囊里。每逢佳节,志愿服务队都会精心策划关于传统风俗的活动,写春联迎新春、煮粽子纳香囊、做月饼赏月亮等,这些传承中华文化的活动让村里充满着温馨和仪式感的同时,也温暖着乡亲们的心。

安心守护:用服务铺就困难家庭希望路

一个平凡的日子,村里接到一个特殊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张女士诉说着家中困境,丈夫突发脑血栓而半身瘫痪,本就贫困的家庭又失去了生活来源,她声音带着一丝期盼,想寻求村里帮助。作为一名医务志愿者,蔡会娟深知疾病给人带来的痛苦,她及时了解到病人情况,尽自己所能资助了一个疗程的药物,并且主动上门看望,耐心教导康复按摩手法。志愿者的温暖行动,不仅安抚了家中老人焦急悲痛的情绪,也帮助张女士的家庭情况逐步好转。现在“有事找志愿者”,已经成为新景村村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当时,我们几个志愿者坐在一起,想着能为村里干点啥?能给村民服务点啥?”新景村医务志愿者蔡会娟回忆道“于是,‘服务’就成了我们肩上的责任、脚下的方向。”几年来,两个随身便携包是新景村志愿者必不可少的“作战工具”,一个包里是血压计、血糖仪,以便为村内高龄、失能老人提供上门检查服务,另一个包里则是装着理发器材、指甲刀等实用工具。村里的老人时常感慨:“这些志愿者真是太好了,一有空就来家里为我们检查身体情况,帮我们打扫卫生,连剪头发、剪指甲都是常有的事,真的就像家人一样。”

贴心服务:用责任书写高龄老人安居篇

“加油!加油!这!这还有一把椅子呢!”伴随着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呐喊声,一场让老人们“聚”起来、“动”起来、“笑”起来的趣味运动会,正在热火朝天的举行。

怎么把志愿工作做好,还得问村民。平庄镇新景村充分发挥“银发智库”的理论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通过入户走访、亲切交谈、鼓励动员等方式,广泛收集村民意见,着力将大家的“金点子”转化为志愿服务的“金钥匙”。当老人们手捧心仪奖品,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时,新景村真正做到了“老有所乐”和“基层治理”的双向奔赴。

涉及老百姓的事,关键在实。新景村还积极动员“银发智库”成员,就惠民政策、健康政策、安全科普知识等重要内容,组织开展“老支书讲政策”“老支书谈变化”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以保障老年群体及时享受应有的福利待遇,进一步促进老龄工作的精准落实。看得见的志愿行动、数得出的暖心细节、感受得到的乡村变化,新景村切实以责任担当书写了高龄老人的安居篇。

如今,新景村作为一个“老”村落,每处都洋溢着生活的烟火气和蓬勃的活力。志愿服务队以解决老年人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准架起需求与服务的桥梁,让志愿服务在乡村治理中焕发持久活力,托举起一片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幸福天地,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记者:王丽超 通讯员:宣澳 冉魏颖)


[ 责任编辑:徐驰 ]

联系我们

地址:  内蒙古-赤峰市融媒体中心

|

电话:  0476-8273916

|
0476-8273929

|

举报反馈:  0476-8273916

|
0476-8273929    

  邮箱:  cfxww2025@163.com

新闻线索热线电话

汉语广播总编室:  (0476)8881740

|

广播蒙语新闻部:  (0476)8364876

|

电视赤峰新闻:  (0476)8880229

|
13754065611

|

电视蒙语新闻:  (0476)8881768

|
8882513

|

直播生活:  (0476)8751890

|
8880826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260083

|

蒙ICP备2024018674号-3

|

信息网络传播视节目听许可证号10532008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5120250001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