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巴林右旗巴彦塔拉苏木,万亩甜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更显绿意盎然。微风拂过,绿油油的秧苗随风摇曳,荡漾起无限生机。此时,农牧民正操作着无人机在田间穿梭,进行农药喷洒作业,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我今年种了1500亩甜菜,采用的是育秧种植方式,平均每亩5600株秧苗,从目前的长势看,预计亩产可达5.5吨,按照今年550元/吨的订单保底价格,预计纯收入可达100万元以上。”据昭胡都格嘎查种植户常江介绍,近几年,嘎查积极引导农牧户与周边旗县制糖企业开展订单合作,在甜菜播种前签订回收合同,采取“保底价兜底、市场价收购”的方式,有效降低种植风险,助力农户稳定增收致富。
2025年,巴林右旗甜菜种植面积2.5万亩左右,将为农牧民群众带来5000万元的纯收入。甜菜规模化种植产业不仅鼓了种植户腰包,也让周边群众多了“来钱道”。仅常江一户的甜菜种植产业就带动了24名农牧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村民在种植基地里务工,不仅可以学习育秧种植技术,平均每人每天还可获得劳务报酬400元,形成“大户带小户”的良性发展模式,促进产业发展与共同富裕同频共振。
“近年来,巴林右旗立足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在农业发展格局中找方位、谋思路,大力发展香瓜、西瓜、葵花、甜菜、菊苣等特色农业,多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持续进军全国大市场,广泛触动消费者‘酸甜苦辣’味蕾,不仅促进了农业增效,也让农牧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巴林右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耿德永说。(记者:于红璇 通讯员:李荣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