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巴林左旗:守护地名里的文化“密码”

巴林左旗:守护地名里的文化“密码”
2025年08月02日 15:02:01 来源:赤峰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赤峰市融媒体中心

巴林左旗,因山而秀美、因水而灵动、因文化而厚重,近年来,巴林左旗民政局不断挖掘地名“记住乡愁”的独特价值,擦亮文化名片,打造文化地标,让居民在地名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多方挖掘地名文化

近年来,巴林左旗民政局牵头,征求17个成员单位意见后制定《巴林左旗区划地名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聘请相关专家等14人组建乡村地名专家小组,收集查阅历史资料,确保地名文化的准确性。先后召开专家征询会、座谈会10余次,参与标准地名图录典志的编纂审稿、地名典故撰写、地名采词建立、新命名地名等工作。同时按照“四下基层”要求,先后召开20多次民情恳谈会,发动群众挖掘民间地名故事及传说等民俗资源,对自然地理实体、道路街巷等地名命名现状进行拉网式排查,系统梳理有地无名、多地重名、不规范地名等4项。

传承规范地名文化

着力推进农村地名标志建设,对农村主干道、资源路等道路进行命名和设标。对城区街路标志牌进行了全面补充、完善和规范,现已更换完成180余块。与创城工作相结合,在城区使用灯箱宣传栏式标志牌,该标志牌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街路巷名称,下部为宣传栏,在发挥标志牌指向性作用的同时,也加强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的宣传。此外,巴林左旗民政局还与苏木乡镇政府协商合作,创新乡镇、农村居民等地名标志方式,为农村地区提供完善、准确、便捷的地名导向服务。现完成《巴林左旗行政区划图》《巴林左旗地名志》《地名典故》编纂出版工作,收录标准地名3468条,指导各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梳理、记录,做好镇(乡)志、村志等编纂工作。

赓续地名文化“密码”

巴林左旗民政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丰富乡村地名文化内涵,用地名留住文脉和乡愁。围绕契丹特色优势地名资源,深入开展地名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与利用,编制《赤峰市地名文化》巴林左旗卷,将1200余条地名列入其中,全力保障地名与文化的相互延续、一脉相承。

目前,巴林左旗已建立“以道路街巷地名标志、楼门户牌为主体”的城市地名地址导向体系,高质量完成地名审核修改2666条,新增地名138条;设置、更换各类街路牌351块,摸排需更换苏木乡镇、自然村牌69块、农村牧区门户牌2.2万块。(记者:高洋 通讯员:包玉鹏 杨宜霖)


[ 责任编辑:徐驰 ]

联系我们

地址:  内蒙古-赤峰市融媒体中心

|

电话:  0476-8273916

|
0476-8273929

|

举报反馈:  0476-8273916

|
0476-8273929    

  邮箱:  cfxww2025@163.com

新闻线索热线电话

汉语广播总编室:  (0476)8881740

|

广播蒙语新闻部:  (0476)8364876

|

电视赤峰新闻:  (0476)8880229

|
13754065611

|

电视蒙语新闻:  (0476)8881768

|
8882513

|

直播生活:  (0476)8751890

|
8880826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260083

|

蒙ICP备2024018674号-3

|

信息网络传播视节目听许可证号10532008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5120250001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