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赤峰红色英雄志:少年英雄丙丁火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赤峰红色英雄志:少年英雄丙丁火
2025年07月29日 16:38:47 来源:赤峰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赤峰市融媒体中心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史诗中,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救亡的长城。在赤峰这片浸染着英雄热血的土地上,有这样一位如火焰般炽热的少年英雄——丙丁火。原名巩书安的他,15岁至亲蒙难惨死,他积极投身抗日,智慧胆识过人,16岁时被俘,面对屠刀他宁死不屈,与17名战士一同壮烈牺牲。他那短暂却燃烧着民族大义的青春,永远镌刻在赤峰的红色丰碑上。

1928年,巩书安出生在河北省平泉县长胜沟隔山营子一户农民家庭。他的父亲巩志山是一名乡间郎中,巩书安和哥哥巩书元,一同跟随父亲学医。

1943年初,战火打破了山村的宁静。八路军冀东军分区周治国率领的游击队与日伪军激战,巩家父子冒险为负伤的战士们疗伤,却因为叛徒的出卖而招致灭顶之灾。巩书安的父母、嫂嫂、侄子等六位至亲惨死。幸存的巩书安和哥哥巩书元,怀着刻骨的仇恨,化名“丙丁火”与“丙丁雷”,毅然投身抗日游击队,那时,丙丁火只有十五岁。

小小年纪的丙丁火稚气未脱却异常机灵,他常常乔装打扮潜入敌人控制的平泉街,出色地完成了犹如采买药品等任务。但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之中,狡猾的敌人注意到了他,这时丙丁火又展现出超出年龄的镇定,他伪装成一个懵懂无知的放牛娃,成功地骗过敌人。敌人觉得他没有危险,便将他打发到平泉街上一户日本人家中当杂役看孩子。被困的丙丁火并没有坐以待毙,他一直在默默等待机会,直到有一次趁女主人外出之际,他偷偷拿走男主人放在家里的三八式马枪,一路飞奔,穿越封锁,成功回到了部队,并将武器带了回来立下战功。

战争是残酷无情的。1944年4月25日,在宁城县大双庙龙潭沟川柳条沟一带,丙丁火所在的游击队与日伪军交战,战至弹尽粮绝,有很多战友牺牲,包括丙丁火在内的十八名战士因身负重伤而被俘。敌人将他们押至八里罕,施以酷刑,妄图逼迫他们说出大部队的所在地。但这十八名战士,个个铁骨铮铮,宁死不屈,没有一人出卖组织。

翌日,敌人将遍体鳞伤的十八名战士押至八里罕河南一处名叫“棺材沟”的山谷。面对敌人刺来的锋利尖刀,包括丙丁火在内的十八名战士,挺直脊梁,目光如炬。年仅十六岁的少年英雄丙丁火,和他的战友们,一同为了民族解放的事业而英勇牺牲,他那短暂却炽热如火的青春,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记者:康秀娟)


[ 责任编辑:刘佳慧 ]

联系我们

地址:  内蒙古-赤峰市融媒体中心

|

电话:  0476-8273916

|
0476-8273929

|

举报反馈:  0476-8273916

|
0476-8273929    

  邮箱:  cfxww2025@163.com

新闻线索热线电话

汉语广播总编室:  (0476)8881740

|

广播蒙语新闻部:  (0476)8364876

|

电视赤峰新闻:  (0476)8880229

|
13754065611

|

电视蒙语新闻:  (0476)8881768

|
8882513

|

直播生活:  (0476)8751890

|
8880826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260083

|

蒙ICP备2024018674号-3

|

信息网络传播视节目听许可证号10532008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5120250001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