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主赛区开赛首日,秋千项目的比拼成为赛场焦点。这项充满民族特色的运动中,运动员们在高悬的秋千上腾跃翻飞,以优美的姿态和精准的高度角逐,最终来自赤峰市代表队的班紫涵、刘雨航凭借稳定发挥,以预摆次数10次、高度7.2米的成绩,夺得秋千女子双人55公斤以下级一等奖,为赛事增添了一抹灵动色彩。
秋千项目历来以“轻盈如蝶、稳健如钟”为竞技核心,要求运动员在快速摆荡中精准控制身体姿态,既要突破高度极限,又需保持动作的规范性。预摆开始,两人眼神交汇,一个细微的点头便确认了节奏——班紫涵轻抬手腕示意发力,刘雨航脚掌随之轻点踏板,秋千开始缓缓晃动,从初始摆荡两人便展现出极强的节奏感,随着秋千高度逐渐攀升,两人配合愈发默契。
摆幅逐渐加大,她们的动作始终同步:屈膝角度一致,起身发力协调,连呼吸节奏都保持统一。秋千从左右轻晃到前后摆荡,高度稳步提升,每一次摆至最高点,两人都会顺势舒展身体,既维持平衡,也为下一次摆荡蓄力。
经过10次稳定的预摆,秋千高度达到7.2米。此时,高空的铃铛已在可控范围内,两人借着摆荡惯性,头部精准触碰到铃绳,“叮铃”一声脆响清晰传来,完成这轮关键动作。
“对于今天的成绩,我俩非常满意,因为这已经超乎了我们的预期,我们的对手实力都非常强劲。我俩就是觉得没白努力,挺满意的。”班紫涵、刘雨航告诉记者,以后他们想参加全国的秋千比赛,与别的地区争一争,会更加倍训练,努力走上更大的比赛场地,为家乡争得更多荣誉。
10次预摆的稳定节奏、7.2米的精准高度与清脆的触铃声,不仅将秋千项目“轻稳相济”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更以默契的配合诠释了传统体育中“协作共生”的内涵。
赤峰市代表团秋千项目领队兼教练查干扎那说:“咱们运动员比赛前早上训练3个多小时,晚上也是两三个小时,今天大家表现挺好的,我们作为东道主也是向第一冲刺,也是争取好的成绩。”
作为本届运动会首日诞生的一等奖得主,班紫涵与刘雨航的表现不仅为赤峰市代表队增添一份荣誉,也让现场观众感受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蕴含的力量与美感。随着赛事的推进,这场汇聚各族运动健儿的盛会,还将继续在竞技与传承中书写更多精彩篇章。(记者:蒙慧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