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我市降雨天气频发,巴林右旗、林西县、巴林左旗等地提前谋划、迅速行动,从监测预警、隐患排查到物资储备、应急演练,多维度筑牢防汛安全屏障,以扎实举措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力确保安全度汛。
巴林右旗:以“迅”应“汛”多部门联动筑屏障
巴林右旗雨云盘旋不散,防汛备战弦紧不松。各部门协同作战,从监测预警到隐患排查,从设施检修到预案完善,用细致周全的行动筑牢安全防线。
旗防汛办化身防汛“大脑”,牵头气象、水利、交通、城管等多部门联合办公,实时汇总分析雨情、水情、水文数据;应急队伍24小时整装待发,编织袋、无纺布等防汛物资提前装车,确保汛情发生时第一时间响应。全旗13座水库科学腾出库容,既防“满溢”又备“储备”;河道清淤队伍提前作业,打通泄洪通道“梗阻”。
交通部门聚焦路面安全,对积水隐患点预置警示锥,对易倒伏树木提前加固或修剪;高速路口收费员主动向司机提示“雨天行车注意事项”,山区路段养护工人加密巡查频次,细致检查边坡土体并加固防护设施。城管队员则对易积水点管网开展全面清淤,在低洼地带备好沙袋防雨水倒灌,同时对广告牌进行加固检查,防范大风天气安全风险。
林西县:坚守“双至上”理念夯实防汛根基
入汛以来,林西县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通过夯实基础、排查隐患、强化保障等举措,为安全度汛提供坚实支撑。
在机制建设上,该县完成县乡村三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修订,明确防御流程与责任分工;落实4座水库“四个责任人”制度,组织防汛度汛培训、演练各1次,覆盖105人次,有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隐患排查方面,已开展2次汛前检查,指导乡镇排查堤防83公里、水库4座、水闸7座、重点河流及山洪沟36条,建立问题台账并限期整改;同时委托专业公司检修预警设备,对39处自动雨量站、9处简易雨量站等设施全面排查,确保预警系统稳定运行。
物资与宣传保障同步发力,汛前储备的30万元防汛物资已按需分发至各乡镇街道,同时预留应急物资应对突发情况;基层干部通过微信群、大喇叭等渠道普及防汛知识,组织群众熟悉转移路线和安置点,完善“叫应”机制,确保预警信息直达千家万户。
巴林左旗:“四个强化”构筑防汛安全堤坝
面对复杂防汛形势,巴林左旗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迅速部署,以“四个强化”推动防汛备汛工作落地见效。
强化责任落实,拧紧防汛“安全阀”。召开专题会议研判形势、部署工作,成立防汛工作小组明确责任分工,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将责任层层压实到岗到人。
强化隐患排查,打好风险“主动仗”。聚焦城市管理领域重点环节,开展全方位拉网式排查:对城区易涝点、低洼区域等设施及时清淤疏浚;对户外广告、店招标牌等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将隐患设施及时加固或拆除。
强化应急准备,提升处突“硬实力”。配齐备足水泵、沙袋、照明设备等防汛物资,组织针对性应急演练提升队伍协同作战能力,同时做好应急车辆、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完善细化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科学实用。
强化值班值守,畅通信息“生命线”。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变化,确保人员在岗、信息畅通,一旦发生险情能第一时间报告、响应、处置。
克什克腾旗:精准应对强降雨筑牢应急防线
针对7月24日至27日强降雨天气,克什克腾旗精准施策,以严密监测、高频调度、联动处置筑牢防汛防线。
气象部门启动24小时不间断监测,升级预警发布系统,一旦捕捉到暴雨迹象,立即通过手机短信、广播电视、新媒体平台等多渠道将预警信息传递至每位群众。旗防指先后于7月23日、26日发布《关于做好强对流天气工作的提醒函》,并于7月23日、25日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应对工作;7月25日,旗委第146次常委会会议专题安排汛期工作,强调“保障人的生命安全是第一要务”。
各苏木乡镇街道、相关部门联动开展隐患排查,对涉危涉重点位及时排危除险;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带班制度,实时报告雨情、水情、灾情;山洪沟、过水路面、临崖路段等隐患点位责任人全员上岗值守,严格管控并做好人员转移避险准备。7月24日起,气象、水利、应急、住建等多部门在旗应急指挥中心开展24小时联合办公,滚动监测雨水情、会商研判,跟踪降雨强度与落区变化,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并根据累计降雨量和短临预警,“点对点”调度苏木乡镇街道工作。
翁牛特旗:精准施策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面对此次降雨,翁牛特旗精准部署、高效应对,各项防汛工作有序推进。
强化监测预警与会商研判,织密“指挥网”。旗委、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工作,7月23日,在全旗重点工作推进会议上,专门结合此次雨情及近期案例强调防汛责任,筑牢思想防线。同时,组织应急、气象、水利等10余个主要单位开展联合办公,实时追踪天气变化,精准研判雨情水情,确保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各苏木乡镇街道场和各部门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零报告制度,确保汛情处置“零时差”。
深化隐患排查与风险管控,筑牢“防护网”。为防患于未然,旗防指组织成员单位成立7个检查组,对全旗重点部位开展全覆盖排查。在重点流域沿线布设98处雨量及水位监测站点,建成48处自动预警广播站和42处人工预警站,在重点险工险段安排10名报汛员实时监测,构建起“天空地”一体的监测网络,确保山洪易发区、险工险段等关键区域风险早发现、早处置。
建强救援力量与物资储备,备足“保障网”。前置救援力量,旗防指成员单位各组建20人应急梯队,各苏木乡镇街道场同步成立433支镇村两级救援队伍,形成“专业+群众”的救援体系,为防汛救灾提供坚实人力支撑。预置物资储备,全旗备足冲锋舟、救生衣、排污泵、发电机等防汛物资装备,并通过协议代储保障石料、木材等应急之需。从抢险物料到救援装备,种类全、数量足、调运快,为应对突发汛情备足“粮草”。
翁牛特旗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原则——西部聚焦山洪防御,中部强化城镇防洪,东部紧盯西拉沐沦河、老哈河两大河流防汛,构建起贴合实际的防汛体系。
当前,赤峰北部各旗县区的防汛工作正紧锣密鼓推进中。各地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安危放在首位,以“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织密织牢防汛安全防线。(记者:于红璇 南丁 高洋 易猛 王新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