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十大行动”进行时丨宁城县:“美丽经济”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十大行动”进行时丨宁城县:“美丽经济”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5年07月21日 17:23:42 来源:赤峰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赤峰市融媒体中心

塞北的盛夏,燕山层峦叠翠。宁城县迎来了一波波涌动的游客潮,创下县域文旅发展的新纪录。这不仅是一组数字的攀升,更是一场以“和美、宜游、兴旺”为内核的乡村振兴生动实践——昔日握锄头的手拿起了画笔,老果园嫁接上了智能科技,冷棚里的西瓜种出了千万元产值,龙舟竞渡的浪花激荡在国际赛场。宁城以全域融合为笔,饱蘸生态、文化、产业三原色,在塞北大地上挥毫泼墨,让“美丽经济”成为撬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支点。

美美与共:乡土文脉润泽产业新枝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需铸魂。宁城深掘北疆文化沃土,让千年文脉在创新中焕发时代光彩。

辽中京博物馆内,分众化讲解服务让文物“开口说话”,“五一”期间30余场免费讲解吸引45万人次游客驻足。大明庙会的历史场景重现,成为激活文化记忆的时空走廊。而在黑里河镇,一个独特的艺术群落悄然生长——“百十来号人的村庄,50多人执笔作画”。村民们“晨耕农田挥锄,暮绘山水入瓷”,将乡土生活凝练成陶瓷上的斑斓色彩,这支“小画笔”,正绘就文旅融合的“大文章”。

产业兴旺同样浸润文化基因。大明镇对老果园实施“一村一策”改造:哈尔脑村220亩标准化山楂基地绵延成片;哈达城子村160亩智慧果园里,“种植+体验+观光”三产融合体依托智能管理系统,让采摘观光跃升科技维度。新岭村1.7公里硬化道路串联起采摘园与观景台,为“林果研学”铺就通途。当城后西村的民俗活动与哈尔脑村的文化阵地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农文旅的深度融合正为乡村注入持久生命力。

通达畅游:全域联动激活“绿水青山”

如何让绿水青山释放持久动能?宁城的答案是:以体促旅、以医彰养、以路畅行,构建全域旅游新生态。

“点亮赤峰·步步登高”山地自行车赛上,11.5公里生态赛道穿行道须沟秘境,京津冀辽等8省市300余名选手竞逐其间,让“塞外江南”之美震撼人心。赛事创新推出“食宿娱一体化”服务,千张“骑行套票”吸引京津冀游客组团奔赴,竞技流量转化为真金白银的消费增量。更具开创性的是医旅融合探索——道须沟康养中医医院联合县中医蒙医医院,在旅游集散中心开展“山水疗愈”义诊,3天接待超3000人,让康养旅游从概念落地为体验。

为破除“最后一公里”梗阻,宁城全力织密畅游网络:玉皇梁至存金沟旅游公路贯通后,二十家子至十八盘段双车道改造紧锣密鼓,预计9月竣工;6处旅游标识标牌焕新升级,“燕山北麓·百里画廊”巨型路标巍然矗立。景区提质工程同步加速:紫蒙湖萌宠乐园、俄罗斯大马戏点燃欢乐,道须沟侏罗纪体验园、宝石开采工坊营造沉浸奇境,即将全新亮相。硬件升级的背后,是游客“进得来、散得开、玩得透”的体验革新。

宜居宜业:五业融合书写“振兴答卷”

产业振兴是乡村发展的根基。宁城打破传统壁垒,推动文旅体农商全要素共振,交出高质量发展亮眼成绩单。

在黑里河镇,融合实践如火如荼:3000平方米医养综合体集“医院+住宿+康养”于一体,药膳药浴飘香;5100万元漂流升级项目打造水上乐园,激活夏日经济;5000万元小松树沟民宿群依山而建,康养旅居已成风尚。更宏大的手笔落在八沟道村——8500万元融合示范项目将新建5000平方米接待中心,改造11栋民宿、100亩冷棚、70亩鱼塘,引入鱼菜共生、农事体验、骑行露营等多元业态,绘就“吃住游购娱”全景图。

大明镇则深耕“稳粮兴牧、增菌扩药、农旅互促”:二肯营子东村3298亩高标准农田借力21座井房、4.1万米滴灌管道,实现节水增产“双赢”;章京营子村10万立方米蓄水池保障3000亩谷子灌溉,年增产60万斤;特色种植遍地开花——常吉号村120亩苍术预计产值260万元,曹家营子村600亩林下赤松茸构建“以林养菌、菌促林茂”生态链,马站城子村千亩西瓜园区依托1100个冷棚、吊蔓技术,年产值冲刺4000万元,“土地流转+务工”双渠道带动增收超400万元。而宝乐乳业年产1.2万吨羊乳深加工项目,即将成为带动3000人就业的畜牧业升级标杆。

精彩活动为产业注入澎湃活水:年初规划的18项文旅活动次第绽放——“燕山踏青季”联动山地自行车赛,4首原创歌曲唱响宁城;自驾游集结赛吸引300名跨省车友,达成津鲁冀合作协议;国际皮划艇龙舟世界杯作为内蒙古首个国际A类水上赛事,汇聚12国300名健儿,以“体育+文旅+消费”融合场景带动消费近2000万元。

青满燕山,振兴当时。从道须沟的康养新风到大明镇的智慧田园,从黑里河镇的画家村落到紫蒙湖的国际赛场,宁城以融合为笔、产业为墨,在塞北山水间书写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当“和美”的环境、“宜游”的体验、“兴旺”的产业交织成链,这条“美丽经济”之路,不仅为县域发展注入不竭动能,更在燕山北麓树起乡村振兴的闪亮坐标。(记者:易猛/文 齐学涛/图)

[ 责任编辑:褚菲 ]

联系我们

地址:  内蒙古-赤峰市融媒体中心

|

电话:  0476-8273916

|
0476-8273929

|

举报反馈:  0476-8273916

|
0476-8273929    

  邮箱:  cfxww2025@163.com

新闻线索热线电话

汉语广播总编室:  (0476)8881740

|

广播蒙语新闻部:  (0476)8364876

|

电视赤峰新闻:  (0476)8880229

|
13754065611

|

电视蒙语新闻:  (0476)8881768

|
8882513

|

直播生活:  (0476)8751890

|
8880826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260083

|

蒙ICP备2024018674号-3

|

信息网络传播视节目听许可证号10532008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5120250001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