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从“养老”到“享老”:中心城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破局之道

从“养老”到“享老”:中心城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破局之道
2025年07月21日 10:30:23 来源:赤峰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赤峰市融媒体中心

人口老龄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调查显示,当前养老市场处于“9073”格局之下,即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这一格局,是基于观念习俗、养老成本等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相较而言,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具有生活方式自主、个人空间保留以及代际互动与传承等显著优势,从而成为养老方式的主流。目前,“421”家庭结构(4位老人、1对夫妻、1个子女)普遍,独生子女面临经济与照护的双重压力。因此,如何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实现幸福养老,成为打开综合养老问题的关键所在。

赤峰是自治区人口最多的地级市,目前已呈现出老龄化规模大、速度快和高龄化明显的趋势。据市民政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达99.63万人,占比25.34%,高于全国和自治区平均水平。当“人口大市”逐步迈向“老龄化大市”,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增进老年人福祉,成为当下亟待破解的社会民生难题。

四方食事,人间烟火,饮食就是最真切的生活。6月19日上午11点多,走进松山区松城街道新希望社区养老服务站,饭菜的香气便扑鼻而来,陆续有老年人前来就餐。记者注意到,老年人无需携带任何证件,只需扫一下脸即可完成支付,十分方便。“我们这里提供早、中、晚三餐,菜单根据老年人的口味制定,食物软烂易消化。老年人可以在这里就餐,也可以要求送餐上门,服务范围辐射新希望、尚品佳苑、中天悦郡、书香庭院4个社区。”新希望社区养老服务站站长张数松告诉记者。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老年助餐点在中心城区已较广覆盖,多数采用“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运行。家住松山区玉龙街道五甲万京小区的王女士每天都会看看微信群里惠民餐厅发布的菜单,她告诉记者,家里只有她和老伴儿两个人,如果哪天菜单里有想吃的菜或者懒得做饭,就会去餐厅里吃,两个人也就20多块钱,既方便又实惠,还节省了做饭时间,可以多遛遛弯儿,锻炼锻炼身体,真挺好的!

“除了老年助餐点外,市民政局还因地制宜拓展出中央厨房、惠民流动餐车等老年助餐形式,并积极推动中心城区20余家餐饮企业参与到老年助餐服务中来,力争让更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暖心饭’。”市民政局老龄工作科科长王田甜说。

事实上,新希望社区养老服务站除了可以送餐上门,理发、助浴、家庭清扫、健康护理、心理疏导等项目均可以提供上门服务。张数松说:“不仅如此,像短期康养、全日托养、日间照料等需求,在我们服务站也能实现。”今年92岁的陈秀英老人已经在服务站居住1个多月了,每日例行的健康护理、协助就餐、体能活动让老人看起来干净整洁、精神矍铄。“我打算在这里继续住着了,这个小区有很多旧相识,儿女回来探望我也方便。”陈秀英说。在采访期间,也有前来咨询和参观的居民,多数人对服务站表示满意。“我家老人行动不便,如果给老人请保姆每个月差不多要花4000元,把老人托养在这里的同时还能享受到更专业的服务,我们做儿女的真的很放心。”前来咨询的居民陈女士告诉记者。

同新希望社区养老服务站一样,红山区西城街道养老服务示范中心也是市级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样板点。不同的是,后者多了一些科技力量的加持。“这张智能床垫的数据能实时传送到工作站的屏幕上,老人在睡眠过程中出现任何数据异常都能及时发现,争取急救的黄金时间。”红山区西城街道养老服务示范中心负责人宋佳蒴一边展示产品一边向记者介绍。智能化设备不只有床垫,智慧体检设备可在老人检测完成后自动上传数据,并建立健康档案;床前安装了自动感应设备,若老人出现长时间不移动或跌倒的情况,便会自动报警并通知陪护人;智能化手环可设置活动范围,一旦老人离开预设范围,则自动通知护理人……智慧化手段的引入,让有限的人手发挥了更大效能,陪护人可以把更多精力用在科技无法替代的服务上。“这些智能设备支持改造安装到老人家中,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实现老年人健康状况远程监测、紧急情况及时响应、个性化服务方案定制等目标。”宋佳蒴说。

市民政局老龄工作科科长王田甜表示,随着我市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失能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老年人照料需求持续增加。这两处试点的建设正是为了打破“”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养老困局,打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建设典型,推动全市层面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域推开。目前,全市建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30处、社区养老服务站46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94处,城市“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在逐步完善。

医疗是老年人的刚需之一,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医疗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一个令人欣慰的现象是,随着志愿服务和社区服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区与辖区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定期在辖内开展义诊和健康讲座活动,形成“预防—监测—干预—康复”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以典型的“老龄化”社区——松山区松城街道新希望社区为例,社区与松山区中医蒙医医院开展长期合作,在每个月的第三周为辖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筛查评估、监测随访、指导干预等健康管理服务,真正成为老年人家门口的“医”靠。而松山区北洼子医养结合养老社区、红山区红山壹品康养小区等新型多元服务点的建设,无疑为我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打出了新的“样板”。

养老,是事关每一个家庭的关键小事、民生大事,关系到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今年,我市成功入选民政部、财政部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地区名单,相信在此项目的引领下,我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可及性、精准性、持续性将得到有效提升,更多资源将向老年人周边、身边、床边聚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美好愿景近在咫尺。

[ 责任编辑:褚菲 ]

联系我们

地址:  内蒙古-赤峰市融媒体中心

|

电话:  0476-8273916

|
0476-8273929

|

举报反馈:  0476-8273916

|
0476-8273929    

  邮箱:  cfxww2025@163.com

新闻线索热线电话

汉语广播总编室:  (0476)8881740

|

广播蒙语新闻部:  (0476)8364876

|

电视赤峰新闻:  (0476)8880229

|
13754065611

|

电视蒙语新闻:  (0476)8881768

|
8882513

|

直播生活:  (0476)8751890

|
8880826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260083

|

蒙ICP备2024018674号-3

|

信息网络传播视节目听许可证号10532008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5120250001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