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十大行动进行时丨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跑赢全国 ——从11.8%透视工业经济发展活力

十大行动进行时丨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跑赢全国 ——从11.8%透视工业经济发展活力
2025年03月27日 15:51:28 来源:赤峰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赤峰市融媒体中心

新的春天,新的开始,“首考”答卷备受瞩目。

1至2月份,全市工业生产高位开局,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高于全区增速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增速5.9个百分点,位居全区第2位,为实现首季“开门红”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绩来之不易,这背后是我市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坚定不移做强产业,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发力未来产业,千方百计做大工业总量,推动工业产值尽快翻番、实现倍增。

赤峰远联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

工业经济如何跑出加速度?

从门类看,制造业增长19.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7%。从产品产量看,精炼铜、粗钢、钢材等基础工业品产量分别增长2.3%、6.9%、22.9%。从支柱行业看,冶金行业增加值增长19.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9个百分点;能源行业增加值增长8.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3个百分点。

我市聚焦冶金建材、装备化工、医药食品、氢储能源、绿色循环主攻方向,构建锂基、铝基、冶金、化工、氢能5条千亿产业链条,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两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现代工业体系。

春潮涌动,蓬勃奋进。企业铆足干劲、开足马力,忙生产、赶订单、拓市场,处处涌动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热潮。

春节假期期间,赤峰远联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线上一片火热,1150、1250冷轧镀锌生产线及附属工程项目建设脚步也未放慢。“为了保障新项目如期投产,生产车间270人全员在岗,大家都出满勤、干满点。”冷轧厂新冷轧设备科科长刘羽龙说。

近两年,远联钢铁实施了年产200万吨冷轧、镀锌项目和100万吨冷轧、优质合金带钢退火、光亮带钢退火项目,增强了产业链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同时实施了新建热轧特钢、80万吨优质合金带钢涂镀层、70万吨连退等多个项目,配套的设施均将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装备技术,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赤峰云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今年1月,赤峰金通铜业有限公司产品各项经营指标完成情况创历史新高——阴极铜产量达到26133吨,同比增长2.49%;硫酸产量高达94012吨,较去年同期增长9.32%;营业收入达15.35亿元,利润总额0.36亿元。“公司依托一期项目年产阴极铜25万吨、硫酸88万吨,自2020年投产以来,产值实现‘一年一个台阶的稳步增长’,2024年产值稳定达到210亿元。”赤峰金通铜业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钟立桦说,当前正在加紧建设的年产30万吨阴极铜项目预计今年末投产,届时企业阴极铜年产能将跃升至55万吨,硫酸200万吨,产值突破400亿元。

在赤峰中唐特钢有限公司精品钢生产车间,两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三机三流连铸机1020mmX200mm断面拉速每分钟提升到1.9米,创造了超高拉速纪录,突破了国内国产同类型连铸机拉速极限。2024年,公司相继成功研发出SPA-H耐候钢(集装箱)、高速护栏等用钢,新产品一上市,就收到来自十多个国家的订单,成为企业的核心盈利产品。轧钢厂厂长张正全说:“我们所生产的特种钢在耐蚀性、强度和韧性等方面均达到了行业先进水平。今年将继续保证质量、提高产能、降低生产成本,力争开发出更多新产品。”

市工信局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025年全年工业增长目标,主动提前开展重点工业企业生产运行情况调研,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力促企业一季度稳产、满产。特别是督促赤峰云铜、金通铜业、富邦铜业等有色金属冶炼企业抓住当前产品价格高位运行的有利时机,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指导远联钢铁、中唐特钢合理上调一季度产量计划,引导支持企业多作贡献。

推动2024年竣工项目尽快升规达产,紧盯2024年富邦铜业、克旗大唐煤制气二期、敖汉旗吉隆矿业等对一季度产值有贡献的7个扩产能项目产能完全释放,督促华恒生物、宁保冶金、星耀钨钼棒丝等12个2024年新建项目投产入规企业,发挥项目投产后产生的“加速器”关键性作用。

1至2月份,赤峰富邦铜业有限责任公司产值增速超过100%,这离不开新项目的有力支撑。2022年7月,该公司投资约6亿元实施节能减排技术升级项目,2024年6月建成投产后,每年可生产粗铜10万吨,硫酸41.9万吨,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达到行业能效标杆水平140千克标准煤/吨以下。总经理王志超说:“项目建成达产后,生产规模扩大,盈利水平大幅提升,并实现了生产工艺的优化和能源的综合利用,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赤峰富邦铜业有限责任公司节能减排技术升级项目现场

创新链是推动产业链发展的动力源泉。赤峰云铜在升级改造中首创“双炉连续炼铜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赤峰中色锌业不断自主研发,成功突破锌铝镁合金生产技术瓶颈,实现从传统产业向战略新兴产业的转变;内蒙古星耀新材料生产的钨合金丝实现国产替代,解决了原材料全部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一项项新技术、新突破为企业和地区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今年以来,我市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速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科技创新的锦绣文章写在产业链上、写进车间里。

此外,我市紧扣自治区党委“六个行动”,以助企行动为抓手,认真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围绕企业需求,精准发力、多措并举,一企一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赋能增效,不断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首考”答卷既是“成绩单”,也是“方向图”。在实施工业倍增行动的赛道上,全市工业经济更要再攀新高。

3月6日,在“深入实施‘十大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工业倍增行动”专场上,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行动目标和重点任务。

——横下决心做大工业总量,按照到2028年全市规上工业产值翻一番达到3800亿元的目标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集中力量做大企业建强产业,锚定到2028年全市百亿级工业企业新增4家、五十亿级企业新增5家、十亿级企业新增10家,专精特新企业新增30家的目标,建立“规上龙头工业企业培育库”和“专精特新优质企业培育库”,因企施策、靶向培养,推动重点工业企业做优做大;锚定制造业4个千亿级产业链条,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千方百计落实项目。

——科学统筹发展好工业园区,围绕园区倍增目标,推动重点园区实现较快增长,2025年工业园区产值,东山产业园突破700亿元,红山产业园突破400亿元,宁城承接产业转移开发区突破200亿元;消灭工业园区空白旗县,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平台支撑;持续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继续推进各工业园区道路、给排水、供电、供热、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东山产业园建设园区服务设施,不断提升工业园区承载能力和配套能力。

在春天里,新的篇章正在书写。从春天出发,赤峰擂起战鼓、再启新程。(记者:王新超)

[ 责任编辑:褚菲 ]

联系我们

地址:  内蒙古-赤峰市融媒体中心

|

电话:  0476-8273916

|
0476-8273929

|

举报反馈:  0476-8273916

|
0476-8273929    

  邮箱:  cfxww2025@163.com

新闻线索热线电话

汉语广播总编室:  (0476)8881740

|

广播蒙语新闻部:  (0476)8364876

|

电视赤峰新闻:  (0476)8880229

|
13754065611

|

电视蒙语新闻:  (0476)8881768

|
8882513

|

直播生活:  (0476)8751890

|
8880826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260083

|

蒙ICP备2024018674号-3

|

信息网络传播视节目听许可证号10532008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5120250001
刷新